家门兴旺,子孙满堂,世代兴隆。
自古以来,在中国的传统里,人就是财气,也就是福气,子孙越多越好。
那时候,在大约二十年前,国家鼓励“少生优生”,不少夫妻偷偷地还是想多要几个娃。没想到时过境迁,二十年过去了,这局面却发生了大转变,国家一直在推动生育,但大家却不愿意再多生了。
随着新生儿数量不断下降,国家不得不祭出狠招,不光补贴生育,还免去了学前教育的花费。
不少人觉得很疑惑啊,毕竟中国有14亿人,可美国总人口还不到4亿,俄罗斯也才一亿多,他们怎么一点都不紧张呢?
人口焦虑
有人觉得挺担心的,因为中国人口在减少,最主要还是结构上出了点问题。一个家庭里,新生代明显少于老人,如果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,那就得帮4个老人养老,压力可不小。
可要是老人比例太高,孩子又少,中间那群青壮年就顶不住压力,日子自然就过得紧巴巴。
一般情况下,一个女人要生两个孩子左右,才能保持出生人口的基本平衡,但实际上呢,平均每个女人只生一个孩子,所以中国的总出生率一直在往下走。
尤其在北京、上海这些大城市,情况就更不乐观了,生育率大概只有0.7左右,也就是说,每10个女性中,生出来的孩子还不到7个呢。
这就导致人口自然增长“搞不动”了,2024年中国的新生儿有954万,可离世的人口却达到1093万,出现了负增长,自然增长率第一次降到了-0.99%,已经连续三年是负数了。
按这个趋势来看,未来人口总数还会持续往下走,少子化的问题也会变得愈发严重,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情况可能会越来越明显。
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,咱们也会面临一个挺令人担忧的局面,那就是“未富先老”。到2024年底,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3.1亿,占全国人口的22%,也就是说,每五个人里面,就有一个是老人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老龄化的步伐还在飞快地推进,估计到2035年,60岁以上的人口或许会涨到4亿,这几乎和整个美国的人口规模差不多。
未富先老
眼看家庭里的青壮年越来越少,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父母肩头,更悲哀的是,他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因为自己还没攒够养老的钱。
未富先老的难题已经显现出来了,跟别的国家不一样的是,那些国家都存有充裕的养老资金,就像韩国、日本一样,他们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三四万美元,有能力应付养老的开销。
咱们的人均收入到底是多少呢?算算账,咱们还没存够养老的钱,就得得停下来了,这是不是挺令人唏嘘的事儿?
更难搞的事儿是养老金的压力,不少地方的养老金已经出现“收不抵支”的现象,得靠中央财政补一把才能按时候发出去。
有专家说,未来几年里养老金缺口可能会达到8到10万亿,这不光会拉低经济增长势头,还会对社保体系造成很大的压力。
咱们中国作为制造业的大国,很多行业都得靠大量人手来撑场面,可惜从2012年起,劳动人口每年都在减少400万,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越发突出。
就算现在不少工厂引进了自动化设备,可像流水线操作、产品检测和设备保养这些环节,还是得靠人干。以前工厂贴个招工告示就能招到一大批年轻人,现在情况可完全不一样了,工资涨了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人手。
现在工厂的主力大多数是中年人,老年人身体吃不消,年轻一辈又不太愿意进厂拼长时间班,95后、00后更偏向做外卖、直播啥的灵活工作,不喜欢被困在流水线上做长工。
劳动力缺口不仅让企业雇佣成本节节攀升,也影响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,甚至有一些劳动密集型订单逐渐转向东南亚国家了。
除了招人难、用工难的问题之外,人口变动还带来了许多连带反应。
连锁反应
人口结构的变动偷偷地揭示了房地产的刚性需求。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,房地产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,主要原因还是年轻人对购房的刚性需求,不仅结婚要买房、生孩子得换大一些的房子,还得为了孩子上学考虑学区房。
现如今,许多年轻人对结婚并没有那么迫切或热衷,甚至就算结了婚,也不愿意生孩子,所以,这种状态导致买房的需求大大减少。
许多地产企业都在面对破产倒闭的难题,有些房源长时间无人问津,变成了摆设,房子卖不出去,整个行业萎靡不振,也让不少人失去了工作。
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,刚性需求减弱,房子难以销售出去,房企的回款也变得困难重重,整个房地产行业自然就跟着紧绷起来。
房市不景气的话,势必会带动建材、装修、家电这些行业也跟着受牵连,整个经济的多个领域都难免受到影响。
让普通人感觉更喘不过气的,是一边是养老、一边是养娃的双重压力,随着老人数量不断增加,但专业护理人员却紧缺得很。
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里,夫妻俩得同时照料四位老人,还要抚养一两个孩子,白天忙着工作挣钱,晚上又得照顾老人、辅导孩子做作业,休息时间几乎被挤得一干二净,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。
其实,不只是咱们国家遇到人口问题,像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一样,尤其是日本,那边的老龄化情况特别严重。
其实,看到他们似乎不怎么着急,挺让人好奇的。难道这些国家真有什么独门秘籍,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事情吗?
如何填补人口缺口
美俄的人口总数虽然比不上中国,但他们很少为人口问题烦恼,原因在于美国会通过向“世界各地抢人”的办法来弥补本国的人口空缺。
每年都有不少人打算移民到美国,而且大部分都是18到45岁的年轻人,刚好能补充本国的劳动力缺口。美国的农场、餐馆、建筑工地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里,许多员工都是移民。
更关键的是,移民还注入了不少新鲜的创意,数据显示,硅谷有60%的新兴企业是由移民创办的,许多顶尖的科学家、工程师也都来自其他国家。
原因很简单,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、优质的教育资源,还有浓厚的文化吸引力,所以他们暂时不用担心人口方面的问题。
中国有14亿人,大家觉得焦虑人口问题,其实不是因为人口太多,而是因为人口结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,年轻人实际面对的压力一直没减轻。
就算美国的方法再先进,也不太适合咱们中国,还得在自己的路上慢慢琢磨、摸索。
大概将来吧,等教育不那么“卷”了,房价也逐渐走回合理的轨道,年轻人不用再为了养老和房贷烦恼,生育率才会一点点上升,劳动力紧缺、老龄化这些问题才有望慢慢得到缓解。
驰盈配资-杠杆原理-外盘开户配资-全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